全国首家!南京这块国家级“试验田”要种些啥?
当传统农业与“高精尖”的科技相遇,
会产生什么奇妙反应?
种出什么神奇“成果”?
在南京就有着这样一块“试验田”。
南京国家农创园。浦口区供图
8月的最后一天,紫君(紫金山观察微信号:njzjsgc)前往南京国家农创园实地探访,眼前看到的是一片生机勃发的“生长”景象。
位于南京浦口区的南京国家农创园科创中心A地块,巨大的塔吊挥舞臂膀,几幢巨型建筑正在加快施工,这个总建筑面积超过56万平方米的项目正一天一个模样地成长着。
建设中的科创中心项目总投资60亿元,是今年全省重大项目之一,今年年底就将封顶。紧邻它的旁边,一个2.6万平方米展示中心已经投入使用,它的建设周期也仅仅用了105天。
南京国家农创园鸟瞰图。浦口区供图
建设的速度代表着农创园发展的速度,自2016年底获批成为全国首家、华东唯一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科创中心,农创园就明确了目标——打造世界知名“农业硅谷”。
按照“规划一流农业园区、打造一流创新生态、集聚一流高端产业、塑造一流功能品质、展现一流使命担当”的要求,南京农创园孕育的是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硕果”。
南京农创园的全称是南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区。
虽然名字里带了个“农”字,这个园区却处处体现了科技元素,“洋气”十足。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采用装配式技术、现代绿色建筑光导管技术及海绵城市雨水收集技术等多项创新技术。大唐公寓式酒店是农创园的重要配套工程,紫君(紫金山观察微信号:njzjsgc)在项目现场看到,两幢公寓主体结构已经封顶。这个项目建成后可为农创园人才安居保障、重大活动举办提供重要支撑。
“农创园体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浦口区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农创园围绕国家级农业产业科创中心定位,面向国际国内顶级团队,对接江北新区建设规划,确保大手笔、宽视野、新模式。
2019年和2020年,南京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确定重点支持浦口区的一件大事,就是全力加快农创园建设。
为何如此重视农创园建设?
原因是南京农创园“出身不凡”——2016、2017、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建设农业产业科创中心,南京国家农创园不仅是国内最早获批的国家级农业产业科创中心,还有4个“弟妹”——目前,农业农村部在江苏南京、山西太谷、四川成都、广东广州、湖北武汉共设立5个科创中心,分别辐射华东、华北、西南和华南、华中五个片区。
位于南京国家农创园的“江苏省农业农村大数据指挥中心”。南报融媒体记者 翟羽摄
为什么要设立国家级农业产业科创中心?作为农业大国,关系老百姓“米袋子”“菜篮子”的农业产业仍存在价格竞争力偏弱、品牌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融合不够等痛点、难点,要怎么解决?答案是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在此背景下,南京农创园的功能和定位主要有三个:
农创园自获批以来,就承担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先行先试、走在前列的国家使命,为发达地区推动“四化同步”发展积累经验。
创新是南京的城市气质,依托国家级江北新区、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双区叠加交汇”的优越区位和科研院所汇聚的人才资源,农创园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农创园是一个着眼于农业发展需求侧、融合转化创新的平台和基地,是农业科技持续创新的新高地。
模式创新和融合发展是农创园的核心价值,按照科技和产业融合、科技和企业融合、科技和人才融合、科技和金融融合的总体方向,农创园要力争实现创新研发与产业深度融合、创新成果与产业精准对接,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针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业科研与产业发展结合不紧密这一长期痛点,探索新的解决办法。
02院士来当“合伙人”,农业高科技项目入驻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农业机器人工程科技论坛暨智慧农业与智能装备成果技术交流大会现场。农创园供图
有了高端的定位,更要有高端的内涵。
8月18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院士牵头组织的“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农业机器人工程科技论坛”在南京农创园多功能厅开幕。
论坛上,10位两院院士针对工程科技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前沿问题,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农创园展示中心还开设了智慧农业与智能装备展览,包括农业传感器、农业自主无人系统等,汇聚了国内顶尖、特色、专业的涉农企业参展。
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农创园供图
赵春江院士是第一个入驻南京农创园的两院院士,去年11月,赵春江领衔的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创新基地暨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在南京农创园揭牌。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南京农创园坚持以高端人才团队、高科技农业企业、高水平基金为招引方向,经过三年多探索,农创园正逐步成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聚集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模式创新的“试验田”,探索出一条农业科技创新的路子。
南京国家农创园公共创新平台。农创园供图
以载体建设支撑创新
农创园科创载体占地332亩,以“绿谷方舟”为设计理念,分为研发高地、科技服务平台、总部经济区三大板块,规划建设总面积91.3万平方米。
目前,园区已建成2.6万平方米展示中心和3万平方米众创空间,此外还联动栖霞、六合、溧水、高淳等多个农业产业园和孵化基地,形成“一核四园多基地”的总体发展格局。
以招才引智引领创新
农创园先后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开展30余场主题推介和论坛峰会活动;面向全球集聚农业创新资源,赴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开展“生根出访”。
目前,园区已签约高端人才团队、高科技农业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创新联盟等各类项目近200个,打造全国唯一的集群式农业院士创新基地,与美国PNP共同打造该公司目前在国内唯一的国际农业创新加速平台。落户新希望、中信农业等农业发展基金,基金规模突破10亿元。
以体制机制保障创新
建立部省市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各方力量集中推进园区建设发展工作。
组建农业创投领域等14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科学研判宏观决策、战略咨询、项目引进等重大事项。
构建“管委会+公司”为核心的双重运作机制,不断完善园区组织领导架构,成立南京农创园科创投资集团,开展市场化投资和运营管理,逐步建立健全现代化投资经营企业制度。
以功能配套服务创新
在部省市各级政策体系基础上,农创园针对自身特点专门制定专项扶持政策18条,为入驻项目提供全方位政策供给。
探索“人才持大股,政府科技创新基金、投资平台和社会资本等多方参股”新模式,打造多主体创新联合体。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技术平台、公共活动平台和公共创新平台“四大公共平台”,汇聚“政产学研用金媒”等各类创新支撑主体。
建成园区共享实验室和大数据中心,启动6.5万平方米公寓式酒店建设,为入驻企业和人才团队提供高品质服务配套。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吴沛良一直关注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近期他对南京国家农创园建设历程进行回顾与思考,提交《全力打造世界知名“农业硅谷”,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双赢”》建议,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
吴沛良说,农创园应该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集聚区,新型研发机构的集聚区,农业科技产业人才的集聚区,农业科技产品交易的集聚区,最终成为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品制造、市场交易等全产业链的现代化农业科技产业创新基地。他认为,要实现“双赢”,农创园需要突出“四个重点”:
大力引进各类人才团队,培育一批有经济实力、有研发能力、有推广能力、有市场营销能力的“四有型”新型研发机构,充分利用科教资源优势,以及江苏南北过渡地带、农业产业丰富多样的优势。
02大力引进涉农央企、外企、国家及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的总部和研发中心,培育一批企业规模大、经济实力强、科技创新水平高、市场开拓广的国内国际一流的创新性农业龙头企业。
03着力打造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交流平台。国家级农创园既是国内外农业科学家、企业家的集结地,也是现代农业新科技的发源地,要把农创园建成农业科技学术交流中心、成果发布中心、示范推广中心。
04着力打造全国农业科技成果市场交易平台,逐步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农业科技大市场。
紫君(紫金山观察微信号:njzjsgc)从农创园了解到,近日省市相关部门已经就农创园建设开展专题调研,针对吴沛良的建议进行研究和办理。下一步,农创园还将重点开展四个方面的工作: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科创中心A地块主体工程要确保年底前总部企业区和人才服务配套区主体结构封顶,大唐公寓式酒店建设力争年底完成内部装饰,切实保障入驻项目需求。
2加快创新资源集聚面向全球集聚农业创新资源,实现企业、高校、研发机构、产业基金等多方资源要素在园区交互协同、彼此赋能。
3加快创新链条打通按照“科技和产业融合、科技和企业融合、科技和人才融合、科技和科技融合、科技和金融融合”总体方向,推动创新研发与产业深度融合、创新成果与产业精准对接,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按照“管理上移、建设下沉”原则,进一步强化省级领导小组和部省市联席会议制度落实,解决重大问题,推动农创园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紫金山观察:南京日报社打造的南京第一时政公号)
往期精彩回顾
给“80后”处级干部上党课,南京市委书记为何强调“首位担当”?
文:紫金山观察记者 江瑜
编辑:紫金山观察编辑 刘全民